范斯年无子。早年有一个宠溺非常的儿子,因为触犯国法,被他亲手刑杀,自此“令行禁止,秦人不敢触律”。
范斯年的妻子因此大恨范斯年,认为他杀子求名,是故意用儿子的性命,显示推进律令的决心。几次谋杀未果后,自焚而死。诉曰“以此焚恨,焰尽不绝。以为尔耻,终生不雪!”
此后范斯年一直没有再娶。
这段历史已经被勤苦书院记去,将来必然会出现在《史刀凿海》里。《秦书》对此也未避讳。
范拯在这样的情况下,被范斯年养为范家嫡孙,其所背负的目光,是肉眼可见的沉重。
从小是百家经典,替代了青梅竹马。古今政略,驱散了鸟语花香。
当镇河真君抽签定下了名字,范拯便扶膝而起,深深地看了同时起身的伏颜赐一眼,把入座以来的所有观察,都框入眸中。
然后一条条战斗策略,便在灵光之中混入眸光。
他往外走,每一步都轻,气势却重。
他是标准十三岁少年的身形,有些单薄稚嫩。但表情严肃,思虑深沉,十三岁的年纪,眼窝里都住着心事。
“你们说谁会赢?”景帝的声音悠悠响起,不过只在六合之柱附近洄游,不坠入人群之耳。
“朕就不参与讨论了。”牧天子笑了笑,其声飘渺在云外:“父母之爱子,无计其资颜,况乎伏颜赐是这等天骄、这般颜色!朕怎么看他,也瞧不见输的可能。”
赫连云云确实是在场皇帝里,实力最弱的一个,虽则登基以来,迅速把握权力,巩固了朝政。但她即位是一件相对突然的事件,有太多先天不足,须得时间来填补。
这场六帝齐聚的黄河之会,对她而言也算是一场大考。
但她显然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场合,表现得轻松自在,并不视此为考验。
“朕看范拯很有气势。”荆帝冷不丁地说了一句:“少年老成,有大将之风。”
“堆山于稚肩,方有此势。此般强则强矣,多杀灵气。”楚帝的声音带着怜惜:“秦相未免教学太苛,掷金似铁满地弃,砺玉如石不见惜。”
如果说诸葛祚是天性一本正经的小大人,是那位星巫所留下的自我觉悟的传人。范拯就是范斯年理想的寄托,迄今为止的每一步,都走在严格的规绳矩线里,不曾偏移。
他的偶然好奇和他兴之所至的言语挑拨,已经是他非常少年的一部分。剥开这些,他本该草长莺飞的青春里,真的只有读书和修行。
同样是严肃的少年。诸葛祚的严肃,来源于内心的思考和思念。范拯的严肃,来自于外在的注视和雕琢。
前者是思念外显为衣甲,后者是期望内陷为牢笼。
这根源性的极细微的区别,不是对其过往人生有详尽的了解,不能洞察。当今楚帝对一个黄河之会上内府场的十三岁选手,都做了这般认真的功课……他绝不是一个像他姿态那样轻佻的人。
秦皇的轻笑威严不薄:“石不破无以见玉,人不琢难得有章。秦人的脊梁,正是担山而壮。正是掷金似铁、砺玉如石,方有虞渊长城。小家子气,能成什么大事?”
跟熊稷斗了几十年,一转头对方已削发上山,他摆出‘过来人’的架势,也是毫无心理压力:“范相为国尽忠,为天下尽责,秦廷于他,有谢无求。如何教导晚辈,毕竟是家事,朕虽九五至尊,也不该干预。怎么,贵国烈宗自己都出家了,却留下了管臣民家事的传统吗?”
“今登观河台,无不为国而征。岂有家事?皆国事也!”楚帝的声音乐呵呵的,像个混不吝的后生,多过于掌握至尊权柄的君王:“秦皇无须过激。尘事百年,坠半缕鬓角之霜。风行万里,动一角台上之旗。以范拯见强秦,是管中窥豹,见一斑而已。”
“确能见一斑!”秦皇笑声不改:“说起来范拯也是范相移进族谱的嫡脉,诸葛祚也是星巫收养的传人,都是未以血脉为亲,而以贤以情相继。”
“范斯年严人严己,于秦宏图大展;诸葛义先宽人严己,于楚蜡炬成灰。此水土异耶?德才失耶?”
今人一说起大秦帝国,就是秦太祖嬴允年水到渠成的超脱,就是崤山太子嬴武的“江山之固”,反倒是当今秦帝,明明赢了河谷大战,建起虞渊长城,却是没有太大存在感体现的。
他向来如山缄然,有切实的力量和厚重。但总被下意识的忽略。
可所有忽略他的人,最后都要仰望他的巍峨!
洪君琰也是今天才发现,这位从不以言语闻名的秦天子,极罕见地斗一次嘴,竟然如此词锋锐利。
“星巫为国而谋,计诛超脱,功成陨仙林,遗泽万世!范斯年朕不做评价,政数之后,秦自有论,当在君心。”楚帝悠然道:“秦皇说国情如此,朕要说人各有志。凛冬既定,霜外不存。春风若许,万紫千红!古往今来风流客,莫不天生地养,万类自由。靠凿开脑袋灌文章,是灌不进去的。”
姜望认真看着台上已经开始的比赛,却始终有三分心神,落在耳识里。
原来黄河之会上,这些天子法相,也不是干坐着不说话啊。
也各种唇枪舌剑,闲长碎短的,跟观赛席上的那些动辄面红耳赤,争这争那的观众,也没什么不同。顶多就是读书多一些,骂人揭短婉转一些……
只是从前自己作为选手,不能与闻其间。
现在作为裁判,倒是能随时加入聊天了!
当然他是死死守住牙关的。总不至于诸国天子吵个架,也要他来裁判?
“好一个‘凛冬既定,霜外不存’!这不正是说我黎朝么!”洪君琰强势加入群聊:“不过西北冻雪,其实不止一种霜色。雪原深处,其实也有姹紫嫣红。天下隔阂已久,好似秋林萧肃!往后咱们还是要多多交流才是。”
一时霸国天子皆不言。
许久之后,魏皇捧场:“兄长说得极是。雪原万里风光,朕是心向往之啊。该当交流!”
“其实好说!”荆帝忽而笑道:“内河之国,确实少见冰雪。魏皇既然对雪原这么感兴趣,找个时间,朕扬鞭跃马,带你去看!”
不比看不着面目的霸国天子,就坐在场内的魏玄彻,五官清晰。他轻轻地往后一坐,很明显的闭上了嘴。
“去雪原揽胜,哪有让军主带路的道理?”洪君琰倒是语态从容,脸上笑容不改:“您看看什么时候有空过来,朕必扫榻以待。”
姜望本还想等等齐天子开口,看这位东天子在这种场合会闲聊些什么,眼瞅着两边皇帝就撕吧起来,聊着聊着像是要约战了……忙喊了声:“看茶!”
连玉婵立即走出。小心翼翼地分出龙虎之气,奉出八盏热茶。
为了不叫这些皇帝挑毛病,这八盏茶是同时送出,同时抵达,茶量茶温完全一致。
又为了隐作区分,是以两仪龙虎之龙云,奉茶于六位霸国天子。以两仪龙虎之虎风,奉茶于并坐的黎魏兄弟之君。
虽只是神临修为,这端水的技术,完全洞世之真。
就连中央天子也‘呀’了一声:“连敬之的女儿,在白玉京学得很杂啊!”
象国虽是道属国,天下道属何其多。哪怕它曾经常年在与旭相争的第一线,在星月原为景国抛洒热血、割舍头颅……整个象国,大概也只有象国国君,能在每十年一次的“道国大朝”上,幸运地走进三清玄都上帝宫,陛见中央天子,聆听几句教诲。
就连象国大柱国连敬之,一生征战,功勋卓著,也这辈子都没有走到景帝面前过,更别说同中央天子对话。
她连玉婵,竟还得了一句揶揄。
又从这相对亲近的揶揄里,感受到了中央天子对她连家的关注——是知其父,知连氏,知象国也。
即便早就下定决心,这辈子就待在白玉京酒楼,再也不回世代身为马前卒的万和庙,永远摆脱为人驱使、血肉填战壕的命运,终此一生,寻找更好的帮助祖国的办法……
事实上白玉京酒楼存在,星月原上干戈休止,就是对象国来说最好的未来。
可即便是这样的连玉婵,在这样的时刻,竟也陡然生出一种“提携玉龙为君死”的热血壮怀。
好在观河台上天风劲,吹得她有几分清醒,回头看看台上的东家,心中渐渐静了。一笑便退下。
她知道景天子的揶揄不需要她回应。
这揶揄和亲近,本也不是给她的。
是吧?西门看好?
谁都看好的镇河真君,这下真的是眼看六路、耳听八方,上哄天子,下护观众,主责还是监察比赛,忙得视线都要分叉……
那边吩咐连玉婵送上了热茶,让皇帝们润润嗓子,以待下轮再吵。
这边牧国天骄和秦国天骄的开场对决也已经抵定了胜负。
范拯输了一招,在完成他九山合猎的绝杀手段前,被伏颜赐的【死眸】抹掉了寿命——
当然姜真君及时出手,吊命一线,宣布了胜负,送人下台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
范拯输了今日,也不是说秦国内府场就止步三十二强,创造有史以来最差黄河战绩——真要如此,本就压力如山担满身的这孩子,只怕活不下去。
剧匮在比赛规则的设计上,很是费了一番心思。
为了让最终的排名更能体现实力,尽可能减少运气的成分,黄河之会的正赛,依然设立败者组。
仍以内府场为例。
正赛三十二人,随机抽签,两两一组。
胜者十六人进入胜者组,败者十六人进入败者组。
然后胜者组十六进八,本轮输掉的八人也掉入败者组。
至此败者组就有二十四人。
这二十四个人里,再次两两对战,最后决出三人。
败者组的三人,仍然以挑战赛的形式,向胜者组任选一人发起挑战。
最后确定的名额,才是最终的黄河之会八强。
而后八进四,四进二……魁名之争。
相较于胜者组,败者组要多打四场比赛——败者二十四进十二,败者十二进六,败者六进三,挑战赛。
这样的赛制下,比赛非常激烈。
每一个踏过千山万水,走到观河台上的人,都有自己不能输的理由。
强国要维持地位,小国要赢得空间,宗门也要争抢话语权,以个人名义经太虚幻境厮杀而得额者……也要抓住清晰可见的未来!
其中当然有一些特别深刻的。
比如姜真君的亲妹妹,在正赛第一轮就遇到了宫维章,被人冷话不多的“宫少督”,斩得七零八落。这又是一个战斗才情直追姜望斗昭的家伙,内府层次几乎已经圆满的《阎浮剑典》,都被生生斩出瑕疵来!
姜安安愈挫愈勇,在败者组奋起直追,于败者赛二十四进十二的比赛中怒赢一场!赢得满堂喝彩。
紧接着便在败者组十二进六的时候,遇到眼睛都哭红了的、几天都没消退的范拯……
用白掌柜的话来说——她没有继承姜望的战斗才情,在战斗中成长的速度也远没有姜望那样恐怖,但是继承了姜望的签运……
这等签运是姜望的磨刀石,一路风雷交击,砥砺出绝世之锋。但对姜安安来说太过沉重,如山盖顶,砸断了照雪惊鸿……
比如宋清约气势如虹地走进了十六人的胜者组,又在胜者组十六进八的时候惨遭败局,跌进了败者组。再从败者组又跌跌撞撞地往前,二十四进十二,十二进六……最后倒在了六进三的那一场。
水族把【妖征】称作【水纹】,用以分割过往。
宋清约身上体现【水纹】的蛟龙角,被来自须弥山的和尚徒手掰断!显出蛟龙之形,又被生生捶回人形。诸般法,诸般术都被破,搏命的手段也被以命搏回。
但这个继业于照悟禅师的须弥山和尚,也是手段齐出,被人看尽底牌,最后没能在挑战赛赢得胜利……同样被八强拒之门外。
比如代表齐国出战外楼场的,是一名军中武将。
是计昭南的亲传。
他使的是枪法。
姜望当年从妖界带回来的……
饶秉章的枪。
一杆韶华真绝世,杀得台上尽飞雪。
傲然立于八强之列,同于羡鱼、卢野等,迎接诸方挑战。
“以前的名字不记得了……现在我叫计三思。”
当台上红袍雪枪的少年将军,提枪作狮子吼时……
场边监察比赛的黄河裁判,也一时恍惚。
有的人永远没能走出那场风雪。
范斯年的妻子因此大恨范斯年,认为他杀子求名,是故意用儿子的性命,显示推进律令的决心。几次谋杀未果后,自焚而死。诉曰“以此焚恨,焰尽不绝。以为尔耻,终生不雪!”
此后范斯年一直没有再娶。
这段历史已经被勤苦书院记去,将来必然会出现在《史刀凿海》里。《秦书》对此也未避讳。
范拯在这样的情况下,被范斯年养为范家嫡孙,其所背负的目光,是肉眼可见的沉重。
从小是百家经典,替代了青梅竹马。古今政略,驱散了鸟语花香。
当镇河真君抽签定下了名字,范拯便扶膝而起,深深地看了同时起身的伏颜赐一眼,把入座以来的所有观察,都框入眸中。
然后一条条战斗策略,便在灵光之中混入眸光。
他往外走,每一步都轻,气势却重。
他是标准十三岁少年的身形,有些单薄稚嫩。但表情严肃,思虑深沉,十三岁的年纪,眼窝里都住着心事。
“你们说谁会赢?”景帝的声音悠悠响起,不过只在六合之柱附近洄游,不坠入人群之耳。
“朕就不参与讨论了。”牧天子笑了笑,其声飘渺在云外:“父母之爱子,无计其资颜,况乎伏颜赐是这等天骄、这般颜色!朕怎么看他,也瞧不见输的可能。”
赫连云云确实是在场皇帝里,实力最弱的一个,虽则登基以来,迅速把握权力,巩固了朝政。但她即位是一件相对突然的事件,有太多先天不足,须得时间来填补。
这场六帝齐聚的黄河之会,对她而言也算是一场大考。
但她显然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场合,表现得轻松自在,并不视此为考验。
“朕看范拯很有气势。”荆帝冷不丁地说了一句:“少年老成,有大将之风。”
“堆山于稚肩,方有此势。此般强则强矣,多杀灵气。”楚帝的声音带着怜惜:“秦相未免教学太苛,掷金似铁满地弃,砺玉如石不见惜。”
如果说诸葛祚是天性一本正经的小大人,是那位星巫所留下的自我觉悟的传人。范拯就是范斯年理想的寄托,迄今为止的每一步,都走在严格的规绳矩线里,不曾偏移。
他的偶然好奇和他兴之所至的言语挑拨,已经是他非常少年的一部分。剥开这些,他本该草长莺飞的青春里,真的只有读书和修行。
同样是严肃的少年。诸葛祚的严肃,来源于内心的思考和思念。范拯的严肃,来自于外在的注视和雕琢。
前者是思念外显为衣甲,后者是期望内陷为牢笼。
这根源性的极细微的区别,不是对其过往人生有详尽的了解,不能洞察。当今楚帝对一个黄河之会上内府场的十三岁选手,都做了这般认真的功课……他绝不是一个像他姿态那样轻佻的人。
秦皇的轻笑威严不薄:“石不破无以见玉,人不琢难得有章。秦人的脊梁,正是担山而壮。正是掷金似铁、砺玉如石,方有虞渊长城。小家子气,能成什么大事?”
跟熊稷斗了几十年,一转头对方已削发上山,他摆出‘过来人’的架势,也是毫无心理压力:“范相为国尽忠,为天下尽责,秦廷于他,有谢无求。如何教导晚辈,毕竟是家事,朕虽九五至尊,也不该干预。怎么,贵国烈宗自己都出家了,却留下了管臣民家事的传统吗?”
“今登观河台,无不为国而征。岂有家事?皆国事也!”楚帝的声音乐呵呵的,像个混不吝的后生,多过于掌握至尊权柄的君王:“秦皇无须过激。尘事百年,坠半缕鬓角之霜。风行万里,动一角台上之旗。以范拯见强秦,是管中窥豹,见一斑而已。”
“确能见一斑!”秦皇笑声不改:“说起来范拯也是范相移进族谱的嫡脉,诸葛祚也是星巫收养的传人,都是未以血脉为亲,而以贤以情相继。”
“范斯年严人严己,于秦宏图大展;诸葛义先宽人严己,于楚蜡炬成灰。此水土异耶?德才失耶?”
今人一说起大秦帝国,就是秦太祖嬴允年水到渠成的超脱,就是崤山太子嬴武的“江山之固”,反倒是当今秦帝,明明赢了河谷大战,建起虞渊长城,却是没有太大存在感体现的。
他向来如山缄然,有切实的力量和厚重。但总被下意识的忽略。
可所有忽略他的人,最后都要仰望他的巍峨!
洪君琰也是今天才发现,这位从不以言语闻名的秦天子,极罕见地斗一次嘴,竟然如此词锋锐利。
“星巫为国而谋,计诛超脱,功成陨仙林,遗泽万世!范斯年朕不做评价,政数之后,秦自有论,当在君心。”楚帝悠然道:“秦皇说国情如此,朕要说人各有志。凛冬既定,霜外不存。春风若许,万紫千红!古往今来风流客,莫不天生地养,万类自由。靠凿开脑袋灌文章,是灌不进去的。”
姜望认真看着台上已经开始的比赛,却始终有三分心神,落在耳识里。
原来黄河之会上,这些天子法相,也不是干坐着不说话啊。
也各种唇枪舌剑,闲长碎短的,跟观赛席上的那些动辄面红耳赤,争这争那的观众,也没什么不同。顶多就是读书多一些,骂人揭短婉转一些……
只是从前自己作为选手,不能与闻其间。
现在作为裁判,倒是能随时加入聊天了!
当然他是死死守住牙关的。总不至于诸国天子吵个架,也要他来裁判?
“好一个‘凛冬既定,霜外不存’!这不正是说我黎朝么!”洪君琰强势加入群聊:“不过西北冻雪,其实不止一种霜色。雪原深处,其实也有姹紫嫣红。天下隔阂已久,好似秋林萧肃!往后咱们还是要多多交流才是。”
一时霸国天子皆不言。
许久之后,魏皇捧场:“兄长说得极是。雪原万里风光,朕是心向往之啊。该当交流!”
“其实好说!”荆帝忽而笑道:“内河之国,确实少见冰雪。魏皇既然对雪原这么感兴趣,找个时间,朕扬鞭跃马,带你去看!”
不比看不着面目的霸国天子,就坐在场内的魏玄彻,五官清晰。他轻轻地往后一坐,很明显的闭上了嘴。
“去雪原揽胜,哪有让军主带路的道理?”洪君琰倒是语态从容,脸上笑容不改:“您看看什么时候有空过来,朕必扫榻以待。”
姜望本还想等等齐天子开口,看这位东天子在这种场合会闲聊些什么,眼瞅着两边皇帝就撕吧起来,聊着聊着像是要约战了……忙喊了声:“看茶!”
连玉婵立即走出。小心翼翼地分出龙虎之气,奉出八盏热茶。
为了不叫这些皇帝挑毛病,这八盏茶是同时送出,同时抵达,茶量茶温完全一致。
又为了隐作区分,是以两仪龙虎之龙云,奉茶于六位霸国天子。以两仪龙虎之虎风,奉茶于并坐的黎魏兄弟之君。
虽只是神临修为,这端水的技术,完全洞世之真。
就连中央天子也‘呀’了一声:“连敬之的女儿,在白玉京学得很杂啊!”
象国虽是道属国,天下道属何其多。哪怕它曾经常年在与旭相争的第一线,在星月原为景国抛洒热血、割舍头颅……整个象国,大概也只有象国国君,能在每十年一次的“道国大朝”上,幸运地走进三清玄都上帝宫,陛见中央天子,聆听几句教诲。
就连象国大柱国连敬之,一生征战,功勋卓著,也这辈子都没有走到景帝面前过,更别说同中央天子对话。
她连玉婵,竟还得了一句揶揄。
又从这相对亲近的揶揄里,感受到了中央天子对她连家的关注——是知其父,知连氏,知象国也。
即便早就下定决心,这辈子就待在白玉京酒楼,再也不回世代身为马前卒的万和庙,永远摆脱为人驱使、血肉填战壕的命运,终此一生,寻找更好的帮助祖国的办法……
事实上白玉京酒楼存在,星月原上干戈休止,就是对象国来说最好的未来。
可即便是这样的连玉婵,在这样的时刻,竟也陡然生出一种“提携玉龙为君死”的热血壮怀。
好在观河台上天风劲,吹得她有几分清醒,回头看看台上的东家,心中渐渐静了。一笑便退下。
她知道景天子的揶揄不需要她回应。
这揶揄和亲近,本也不是给她的。
是吧?西门看好?
谁都看好的镇河真君,这下真的是眼看六路、耳听八方,上哄天子,下护观众,主责还是监察比赛,忙得视线都要分叉……
那边吩咐连玉婵送上了热茶,让皇帝们润润嗓子,以待下轮再吵。
这边牧国天骄和秦国天骄的开场对决也已经抵定了胜负。
范拯输了一招,在完成他九山合猎的绝杀手段前,被伏颜赐的【死眸】抹掉了寿命——
当然姜真君及时出手,吊命一线,宣布了胜负,送人下台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
范拯输了今日,也不是说秦国内府场就止步三十二强,创造有史以来最差黄河战绩——真要如此,本就压力如山担满身的这孩子,只怕活不下去。
剧匮在比赛规则的设计上,很是费了一番心思。
为了让最终的排名更能体现实力,尽可能减少运气的成分,黄河之会的正赛,依然设立败者组。
仍以内府场为例。
正赛三十二人,随机抽签,两两一组。
胜者十六人进入胜者组,败者十六人进入败者组。
然后胜者组十六进八,本轮输掉的八人也掉入败者组。
至此败者组就有二十四人。
这二十四个人里,再次两两对战,最后决出三人。
败者组的三人,仍然以挑战赛的形式,向胜者组任选一人发起挑战。
最后确定的名额,才是最终的黄河之会八强。
而后八进四,四进二……魁名之争。
相较于胜者组,败者组要多打四场比赛——败者二十四进十二,败者十二进六,败者六进三,挑战赛。
这样的赛制下,比赛非常激烈。
每一个踏过千山万水,走到观河台上的人,都有自己不能输的理由。
强国要维持地位,小国要赢得空间,宗门也要争抢话语权,以个人名义经太虚幻境厮杀而得额者……也要抓住清晰可见的未来!
其中当然有一些特别深刻的。
比如姜真君的亲妹妹,在正赛第一轮就遇到了宫维章,被人冷话不多的“宫少督”,斩得七零八落。这又是一个战斗才情直追姜望斗昭的家伙,内府层次几乎已经圆满的《阎浮剑典》,都被生生斩出瑕疵来!
姜安安愈挫愈勇,在败者组奋起直追,于败者赛二十四进十二的比赛中怒赢一场!赢得满堂喝彩。
紧接着便在败者组十二进六的时候,遇到眼睛都哭红了的、几天都没消退的范拯……
用白掌柜的话来说——她没有继承姜望的战斗才情,在战斗中成长的速度也远没有姜望那样恐怖,但是继承了姜望的签运……
这等签运是姜望的磨刀石,一路风雷交击,砥砺出绝世之锋。但对姜安安来说太过沉重,如山盖顶,砸断了照雪惊鸿……
比如宋清约气势如虹地走进了十六人的胜者组,又在胜者组十六进八的时候惨遭败局,跌进了败者组。再从败者组又跌跌撞撞地往前,二十四进十二,十二进六……最后倒在了六进三的那一场。
水族把【妖征】称作【水纹】,用以分割过往。
宋清约身上体现【水纹】的蛟龙角,被来自须弥山的和尚徒手掰断!显出蛟龙之形,又被生生捶回人形。诸般法,诸般术都被破,搏命的手段也被以命搏回。
但这个继业于照悟禅师的须弥山和尚,也是手段齐出,被人看尽底牌,最后没能在挑战赛赢得胜利……同样被八强拒之门外。
比如代表齐国出战外楼场的,是一名军中武将。
是计昭南的亲传。
他使的是枪法。
姜望当年从妖界带回来的……
饶秉章的枪。
一杆韶华真绝世,杀得台上尽飞雪。
傲然立于八强之列,同于羡鱼、卢野等,迎接诸方挑战。
“以前的名字不记得了……现在我叫计三思。”
当台上红袍雪枪的少年将军,提枪作狮子吼时……
场边监察比赛的黄河裁判,也一时恍惚。
有的人永远没能走出那场风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