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646章 出孝
五月。
老侯爷去世满周年,也是傅知易,路蓁蓁,还有二房的傅知著和孙氏他们满孝之时。
不仅侯府要给老侯爷办周年,傅知易他们也得去老侯爷的墓前,烧纸钱,供奉祭品。
回来后,才能脱去孝服,换上日常服饰。
傅知简那边已经派人来知会了他们两家,周年那日,大家都要去家庙拜祭老侯爷。
要做一场大大的法事。
这是要全家都要去的。
到了这一日,一家子都还穿着孝服,就连豆包和汤圆橙子兄妹仨也换上了颜色不那么鲜艳的衣服。
到了家庙,侯府这边请了和尚道士做法事。
女眷们被请到了后院,男人们都在前头。
大家有小一年没见到,此刻碰面,也是说不完的话。
关门守孝这一年,大家不能食荤腥,最起码明面上不能,也不能闹出人命来,更不能孝期还长胖。
因此一个个都瘦了一圈。
尤其是胡氏,更是瘦得下巴都尖了。
路蓁蓁和孙氏拉着她走到一边,寒暄过后,都十分关切:“大嫂,虽然孝心虔诚是好,可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。你下头还有玥姐儿和博哥儿等着你照顾呢。”
胡氏笑着领了两人的好意。
孙氏的消息更灵通些,主要是二太太秦氏跟胡氏可是亲戚。
倒是知道胡氏虽然在守孝,可也没闲着,在给珊姐儿和玥姐儿寻摸亲事呢。
两个姑娘家家的如今年岁也差不多了,得相看起来了。
不然等她和傅知简出孝再带着两个女孩子出门相看,好女婿苗子都被人挑走了。
如今她只能将两个女孩子偶尔送到娘家去住上些时日,托付自己的亲娘和嫂子,带两个女孩子出去走动,也是告诉别人,自家有两个适龄待嫁的女孩子的意思。
玥姐儿是嫡女,只是如今宁平侯府远不如之前了,胡氏心里也有自知之明。
心里想着将玥姐儿嫁回娘家,好歹看在自己的份上,哥哥嫂子不会为难玥姐儿。
而且娘家大哥的幼子,跟玥姐儿的年龄正合适。
两人又是一起从小长大,感情也有,倒是一门好亲事。
如今只是为难珊姐儿。
珊姐儿是庶长女,婚事也不能马虎,不然就怕有人背后说嘴,说她这个嫡母不慈,影响了玥姐儿的名声和婚事。
毕竟这姐姐还没嫁出去,妹妹自然是不能先嫁人的。
可偏偏珊姐儿这条件,上不成下不就的,着实让人为难。
傅知简又指望不上,胡氏心里不知道多有心焦。
此刻,听到孙氏问起两个女孩子相看的情况,顿时松了一口气,将自己的为难之处一一吐露出来。
话里话外的意思,是想看路蓁蓁和孙氏这边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资源。
总比她关在府里,瞎琢磨要好。
路蓁蓁这边所认识的人家,都是高门大户,比宁平侯府的门第都高,就算没宁平侯府门第高的,也都颇有权势。
这样的人家娶媳妇儿,那要求自然也高。
珊姐儿容貌清丽,性子却太过柔顺,并不适合这样的人家。
胡氏也知道,所以大部分的指望都放在孙氏身上。
孙氏一时也没什么现成的资源,只能说回去问问傅知著去。
看他认识的同僚里有没有合适的。
胡氏连连感谢,只说只要男方那边家风正,就算条件差一点也无妨,侯府这边会给陪嫁。
到底是在自己膝下长大的,胡氏还是想给珊姐儿寻一门好亲事的,毕竟事关一辈子不是。
路蓁蓁欲言又止,只怕胡氏这个打算要落空。
等到傅知易拿出圣旨来分了宗,有那世上一等的势力人家,或者有野心的人家,都不会选择珊姐儿。
刚想到这一点呢,就听到前头闹了起来。
胡氏和金氏对视了一眼,顿觉脸上无光。
今日这法事是他们安排的,此刻闹起来,岂不是显得她们无能?
忙一叠声的打发人去前头看到底出了什么事。
打发的人去了半日回来,脸色发白,腿脚发飘,走到胡氏和金氏面前,恍恍惚惚的禀告:“前头,前头四爷和三老爷,拿,拿着圣旨,跟咱们侯爷说要分,分宗呢——”
“什么?”胡氏和金氏腾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。
秦氏和孙氏也听傻了眼。
四个人八双眼睛,都看向了路蓁蓁和兰氏。
秦氏是个急性子,拉着兰氏就问:“三弟妹,你们要分宗?”
兰氏淡定的抿了一口茶,点了点头,解释了一句:“不是我们要分宗,是陛下的旨意,让易哥儿和蓁蓁他们一家子分宗出去。”
路蓁蓁冲着兰氏比了个大拇指,对,就这么说,是皇帝的意思,不然他怎么会下圣旨呢!
就是这样,没错的!
胡氏和金氏脸色一白,皇帝下的旨意?
这是什么意思?别不是要收拾宁平侯府,所以先将三房给分宗了,好撇清关系吧?
还是孙氏心细,听出来兰氏那话的真正的意思。
“只四弟和四弟妹他们分出去?难您和三叔呢?”
这话问到了点子上。
兰氏十分光棍的道:“陛下又没要我们分出去,自然是还留在侯府族谱上。”
胡氏和金氏刚才提着的心,略微放下来一点。
三老爷和兰氏还留在侯府的族谱上,证明事情没那么糟糕。
只是,到底是怎么回事?
胡氏看向了路蓁蓁。
路蓁蓁能说啥,能说是我夫君早就想跟你们掰了?
因此只笑笑,没说话。
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。
孙氏不安的看了看胡氏,又看了看路蓁蓁,一时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这后头的气氛几乎凝滞了,前头院子里却热闹的很。
三老爷凭借一己之力,把做法事的和尚和道士念经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。
“分宗!这个宗是非分不可!看到没,这是圣旨!圣旨都下了,你们难道还想抗旨不成?”
旁边有族老就在劝:“傅老三,你别当搅屎棍。这分宗可不是儿戏啊?一家子好好的,怎么就要分宗了呢?有什么误会,大家坐下来,好好说开了不就好了?”
“这本朝以来,真是前所未有之事,老侯爷还尸骨未寒呢,你们就闹得要分宗?怎么,这侯府就这么对不起你们?”
听了这话,一直没说话,只盯着傅知易的傅知简神色一怔,眼底掠过一抹了然之色。
他看着静静的束手立在一旁的傅知易,神色复杂的道:“你这是在报复祖父当年对你的不公吗?”
老侯爷去世满周年,也是傅知易,路蓁蓁,还有二房的傅知著和孙氏他们满孝之时。
不仅侯府要给老侯爷办周年,傅知易他们也得去老侯爷的墓前,烧纸钱,供奉祭品。
回来后,才能脱去孝服,换上日常服饰。
傅知简那边已经派人来知会了他们两家,周年那日,大家都要去家庙拜祭老侯爷。
要做一场大大的法事。
这是要全家都要去的。
到了这一日,一家子都还穿着孝服,就连豆包和汤圆橙子兄妹仨也换上了颜色不那么鲜艳的衣服。
到了家庙,侯府这边请了和尚道士做法事。
女眷们被请到了后院,男人们都在前头。
大家有小一年没见到,此刻碰面,也是说不完的话。
关门守孝这一年,大家不能食荤腥,最起码明面上不能,也不能闹出人命来,更不能孝期还长胖。
因此一个个都瘦了一圈。
尤其是胡氏,更是瘦得下巴都尖了。
路蓁蓁和孙氏拉着她走到一边,寒暄过后,都十分关切:“大嫂,虽然孝心虔诚是好,可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。你下头还有玥姐儿和博哥儿等着你照顾呢。”
胡氏笑着领了两人的好意。
孙氏的消息更灵通些,主要是二太太秦氏跟胡氏可是亲戚。
倒是知道胡氏虽然在守孝,可也没闲着,在给珊姐儿和玥姐儿寻摸亲事呢。
两个姑娘家家的如今年岁也差不多了,得相看起来了。
不然等她和傅知简出孝再带着两个女孩子出门相看,好女婿苗子都被人挑走了。
如今她只能将两个女孩子偶尔送到娘家去住上些时日,托付自己的亲娘和嫂子,带两个女孩子出去走动,也是告诉别人,自家有两个适龄待嫁的女孩子的意思。
玥姐儿是嫡女,只是如今宁平侯府远不如之前了,胡氏心里也有自知之明。
心里想着将玥姐儿嫁回娘家,好歹看在自己的份上,哥哥嫂子不会为难玥姐儿。
而且娘家大哥的幼子,跟玥姐儿的年龄正合适。
两人又是一起从小长大,感情也有,倒是一门好亲事。
如今只是为难珊姐儿。
珊姐儿是庶长女,婚事也不能马虎,不然就怕有人背后说嘴,说她这个嫡母不慈,影响了玥姐儿的名声和婚事。
毕竟这姐姐还没嫁出去,妹妹自然是不能先嫁人的。
可偏偏珊姐儿这条件,上不成下不就的,着实让人为难。
傅知简又指望不上,胡氏心里不知道多有心焦。
此刻,听到孙氏问起两个女孩子相看的情况,顿时松了一口气,将自己的为难之处一一吐露出来。
话里话外的意思,是想看路蓁蓁和孙氏这边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资源。
总比她关在府里,瞎琢磨要好。
路蓁蓁这边所认识的人家,都是高门大户,比宁平侯府的门第都高,就算没宁平侯府门第高的,也都颇有权势。
这样的人家娶媳妇儿,那要求自然也高。
珊姐儿容貌清丽,性子却太过柔顺,并不适合这样的人家。
胡氏也知道,所以大部分的指望都放在孙氏身上。
孙氏一时也没什么现成的资源,只能说回去问问傅知著去。
看他认识的同僚里有没有合适的。
胡氏连连感谢,只说只要男方那边家风正,就算条件差一点也无妨,侯府这边会给陪嫁。
到底是在自己膝下长大的,胡氏还是想给珊姐儿寻一门好亲事的,毕竟事关一辈子不是。
路蓁蓁欲言又止,只怕胡氏这个打算要落空。
等到傅知易拿出圣旨来分了宗,有那世上一等的势力人家,或者有野心的人家,都不会选择珊姐儿。
刚想到这一点呢,就听到前头闹了起来。
胡氏和金氏对视了一眼,顿觉脸上无光。
今日这法事是他们安排的,此刻闹起来,岂不是显得她们无能?
忙一叠声的打发人去前头看到底出了什么事。
打发的人去了半日回来,脸色发白,腿脚发飘,走到胡氏和金氏面前,恍恍惚惚的禀告:“前头,前头四爷和三老爷,拿,拿着圣旨,跟咱们侯爷说要分,分宗呢——”
“什么?”胡氏和金氏腾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。
秦氏和孙氏也听傻了眼。
四个人八双眼睛,都看向了路蓁蓁和兰氏。
秦氏是个急性子,拉着兰氏就问:“三弟妹,你们要分宗?”
兰氏淡定的抿了一口茶,点了点头,解释了一句:“不是我们要分宗,是陛下的旨意,让易哥儿和蓁蓁他们一家子分宗出去。”
路蓁蓁冲着兰氏比了个大拇指,对,就这么说,是皇帝的意思,不然他怎么会下圣旨呢!
就是这样,没错的!
胡氏和金氏脸色一白,皇帝下的旨意?
这是什么意思?别不是要收拾宁平侯府,所以先将三房给分宗了,好撇清关系吧?
还是孙氏心细,听出来兰氏那话的真正的意思。
“只四弟和四弟妹他们分出去?难您和三叔呢?”
这话问到了点子上。
兰氏十分光棍的道:“陛下又没要我们分出去,自然是还留在侯府族谱上。”
胡氏和金氏刚才提着的心,略微放下来一点。
三老爷和兰氏还留在侯府的族谱上,证明事情没那么糟糕。
只是,到底是怎么回事?
胡氏看向了路蓁蓁。
路蓁蓁能说啥,能说是我夫君早就想跟你们掰了?
因此只笑笑,没说话。
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。
孙氏不安的看了看胡氏,又看了看路蓁蓁,一时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这后头的气氛几乎凝滞了,前头院子里却热闹的很。
三老爷凭借一己之力,把做法事的和尚和道士念经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。
“分宗!这个宗是非分不可!看到没,这是圣旨!圣旨都下了,你们难道还想抗旨不成?”
旁边有族老就在劝:“傅老三,你别当搅屎棍。这分宗可不是儿戏啊?一家子好好的,怎么就要分宗了呢?有什么误会,大家坐下来,好好说开了不就好了?”
“这本朝以来,真是前所未有之事,老侯爷还尸骨未寒呢,你们就闹得要分宗?怎么,这侯府就这么对不起你们?”
听了这话,一直没说话,只盯着傅知易的傅知简神色一怔,眼底掠过一抹了然之色。
他看着静静的束手立在一旁的傅知易,神色复杂的道:“你这是在报复祖父当年对你的不公吗?”